一、茶叶杀青后过多长时间再炒
茶叶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茶叶杀青后随即转入下一锅继续炒。
炒茶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二、炒过头的茶叶怎么处理
如果茶叶被炒过头,即炒制时间过长,会导致茶叶呈现出苦涩、焦味或变得过干。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炒过头的茶叶:
1.调整冲泡时间:炒过头的茶叶味道苦涩,可以尝试减少冲泡时间来降低苦涩感。可以尝试使用较短的冲泡时间,例如数秒钟,然后逐渐增加冲泡时间以找到合适的口感。
2.混合其他茶叶:如果茶叶的苦涩味道无法改善,您可以尝试将炒过头的茶叶与其他茶叶混合。选择一种口感较为柔和、香气较浓的茶叶,如绿茶或白茶,将炒过头的茶叶与其混合冲泡,可以改善口感,并增加茶叶的层次感。
3.用于煮饭或煮汤:如果您不想浪费茶叶,炒过头的茶叶仍可用于煮饭或煮汤。将茶叶放入煮食物的锅中,一起煮熟即可。茶叶能够为食物增添一些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4.尝试烘焙:如果您对烘焙有一定经验,您可以尝试将炒过头的茶叶进行烘焙处理。适量加热茶叶,使其稍微回复一些水分,改善茶叶的口感和风味。
请注意,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处理炒过头茶叶的建议,具体效果可能因茶叶的种类和炒制程度等因素而异。如果您对茶叶的处理不确定,建议咨询专业茶人或茶叶专家以获取更准确和具体的建议。
三、新鲜茶叶采摘后要经过淘洗再炒制吗
中国是茶叶出产大国,自然界中生长着大量的茶树,有些人不但喜欢喝茶,还喜欢自己去茶园采茶,那么摘回来的茶叶要不要清洗呢?一会我会带大家了解这个问题,同时也会让大家掌握一些炒制绿茶的方法和技巧,能让大家知道自己炒的绿茶为什么不绿。
摘回来的新鲜茶叶是不能清洗的,它需要在去掉杂质以后直接加工处理,因为那些清洗后的新鲜茶叶会出现营养流失,而且会沾染大量水分,会影响茶叶炒好以后的色泽与香气,而且会让茶叶炒好以后的质量明显下降,想清洗茶叶表面的脏东西,在可以在茶叶炒好以后泡水时直接用沸水冲洗。
1、自己炒的绿茶不绿有多方面的原因,多与加工工艺有直接关系,正常情况下,在炒绿茶的时候,要先把炒绿茶的铁锅烧到锅体发红,然后才能把新鲜的绿茶放到锅中快速翻炒,如果这时火力不足或温度不合适,就会让茶叶变焦或者让茶叶变黄,就会让炒好以后的绿茶不绿。
2、自己在家中炒绿茶的时候,开始在高温状态下只能翻炒三分钟左右,如果用大火翻炒时间过长就会让锅中的茶叶变色,会让炒好的茶叶不绿。绿茶在炒的时候用大火炒完以后要用带有手套的双手反复揉搓锅中的茶叶,揉搓的力度过小就会影响绿茶炒好后的色泽,但揉搓的力度过大会把茶叶揉碎。
3、锅中的新鲜茶叶在揉搓完成以后,要用小火继续翻炒,这时锅的温度大约在90~100度之间,如果锅的温度过低或过高,也会影响绿茶炒好以后的颜色,锅中茶叶在小火状态下翻炒,30分钟左右就能炒好,取出以后降温就能得到炒好的绿茶。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采摘回来的新鲜茶叶是不需要清洗的,它可以直接炒制加工,但在自己炒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也要注意揉搓的力度,不然就会导致自己炒的绿茶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