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碎银子属于什么茶
1、碎银子是什么茶?碎银子是一种普洱老茶头。它形状比较散,细碎的样子就像碎银子一样。在古代,茶商在茶马古道上交易,可以用碎银子结算。碎银子充当了银两的功能。后来,碎银子又有了其他的名字,比如“茶化石”,“金不换”。如果碎银子存放了十年,那么,它就属于普洱中期茶了。
2、因为外力加压结块,然后粉碎、分筛、抛光,具有耐泡、经泡,不开散,煮不开的特性
3、在贝叶看来与其说是运用了“抛光”工艺,倒不如说是人工“包浆”、“打磨”、“打蜡”。由此可见,碎银子并非是自然结块,而是人工加工的产物。
4、据茶友说他泡了十多泡的碎银子,汤色依旧红亮,而且泡过后的碎银子依旧难以捏碎。即便碎了一角,留在手上的也全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渣滓,根本没有老茶头泡开时的茶叶样子。
5、有人质疑过碎银子在加工过程中是不是添加了黏合剂,会不会对身体有害。贝叶觉得这要是不去生产车间看一看,还真不敢胡言乱语。
6、但碎银子的生产线却是严格保密的,车间运作不透明,外人更是难以踏入,这样的操作不禁让人怀疑碎银子到底是如何生产的。
7、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被商家打上高品质普洱古树熟茶标签的碎银子,名不副实,贝叶甚至觉得这是商家在“指鹿为马”。
8、无论是碎银子也好,茶化石也好,这些奇怪的名字都让人好奇。其实,在普洱茶里面,有很多特别的名字。放在博物馆里面的金瓜贡茶,名字叫“金瓜”,但是,它是一种南瓜状的普洱茶。茶芽陈化,使得茶芽变成了金黄色,金瓜由此得名。以前,金瓜经常作为贡品,进入皇宫。所以,又叫做“贡茶”。
9、碎银子看上去和普洱茶无关,不过,它属于普洱熟茶。碎银子的原料是老茶头。老茶头产生于发酵阶段。茶叶被翻动,茶叶中的果胶会黏住一些茶叶,形成小小的一团。这些茶团被称为“老茶头”。老茶头分为两种,一种比较松散,这种老茶头是在经常翻堆的堆子中产生的。
10、另外一种老茶头比较紧实,这是因为堆子里面有很多的茶叶,把底层的茶叶压得比较紧。紧实的老茶头经过切削,富有亮泽。泛着油光的外表,和“闪闪发光”的银子有相似之处。碎银子的产量比较低。每生产1千克的碎银子,需要消耗400千克的熟茶。
11、碎银子的颜色比较深,比褐色的老茶头更深。碎银子的发酵时间比老茶头长,密度也高于老茶头。碎银子泡出来的茶,颜色红彤彤的,比较耐泡,甜度也较高。
二、碎银子属于哪种茶
1、碎银子茶叶叫茶化石,是一种高品质的普洱熟茶。因它形状比较散,细碎的样子就像碎银子一样,所以得名。它是选用8年以上的优质古树老茶头,经过特殊切割工艺,反复筛选后精制而成。碎银子泡出来的茶,颜色红彤彤的,比较耐泡,甜度也较高。其特点是香高、汤厚、绵滑,是普洱熟茶中的高端臻品。
2、碎银子属于熟茶,发酵比普通熟普洱更为充分透彻,将这些结块的普洱茶单独拿出来存放,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独具一格、质地更加密实臻满的茶块。
3、如果所购买的普洱茶熟茶出厂日期是在半年以内的,那么存放方法在一年之内其实无需太过于刻意去制造存放环境空间,就和上面的存放方法一样就可以。因为出厂在半年左右的熟茶,在自然通风的空间当中存放一年左右,其茶性还有继续自然转换的空间,并不会让茶气消散。
4、如果购买的茶在2年以上的,那么其茶性自然转换的空间已经利用完了,存放方法可适当调整,例如,在自然通风无异味不潮湿的空间内,但是尽量可以将这空间缩小。
三、正宗碎银子是什么茶
1、碎银子是普洱茶中的熟茶,呈现颗粒状,颜色为黑色或者褐色,带有淡淡的糯米清香,而且碎银子的汤色为红色,十分透亮,茶汤口感绵滑回甘。
2、保存碎银子的过程中,要将其使用油纸或者塑料袋装好并密封,然后放在温暖、遮光且通风的环境中即可,或者用可以密封的塑料罐盛放碎银子,再将罐口盖紧密封后,将其放在阴凉的环境中。
3、碎银子属传统技术和现代工艺的一种结合,碎银子表面丰富,耐泡度高,适合长期存储,储存时间越长品质越高,茶叶越珍贵。
4、冲泡碎银子茶一般投茶3-5g,选用盖碗或紫砂壶,用水原则上以纯净水最佳,水温要求100度。温杯后先洗茶,有助于释放茶的真味,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出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