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日本可以带茶叶吗 去日本可不可以带茶叶
1、去日本可以带茶叶,日本并没有限制茶叶进入,如果只是带少量的自己饮用的茶叶,不用填写海关申报,而且塑封真空包装的话应该更没有问题。
2、以下为日本限制携带入境的物品,可供参考:名牌等仿冒品;牛、猪、羊等家禽类的肉(包括牛肉干)、内脏及肉食加工品(火腿、热狗、培根、烘干之物等);土、附带着土之植物、水果;象牙、象牙制品及一部份的动物标本、毛皮、皮革制品等、华盛顿条约里被指定保护动物的制品、加工品;其它/没有被指定的动植物,是必须要在日本检疫柜台接受检疫。部份汉药也有被指定禁止携带入境品。化妆品及医药品可携带入境但数量有限制(化妆品一种24个以内)。
二、中国的茶叶(如龙井,铁观音等)在日本买的怎样
日本最初开发出来的罐装茶饮料是乌龙茶,日本著名的饮料公司伊藤园与三得利陆续开发了罐装乌龙茶饮料——这是1981年的事。
值得关注的是,乌龙茶饮料比日本茶饮料开发得更早。罐装日本茶饮料是1985年开始销售的。日本茶一直都是日本人身边离不开的茶,而当时对日本人来说中国茶是不太熟悉的茶。从二战结束到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期间两国正式交流中断,日本人也几乎没有了解中国现状(包括文化在内)的机会。在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人开始逐渐了解到现代中国的情况,接触到许多现代中国的东西。在这种状况下,1973年,日本掀起了第一次乌龙茶热潮。但是,这股热潮不久就降温了。
在日本的超市、便利店里,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罐装茶饮料,包括塑料瓶饮料在内。现在这些已成为日本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观察一下在街上走来走去的那些人,很多男女老幼都带着罐装茶饮料上街。他们渴了就喝这种罐装茶饮料来解渴。这种饮料携带方便,价钱又比较合理,因此在日本愈来愈吸引人了。那么这种茶饮料何时开始在日本销售的呢?
然而,1979年,当时日本很受欢迎的女子两人歌星组合,有一次说“我们喝乌龙茶来减肥”,这句话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对乌龙茶的认识提高了。从此之后,乌龙茶罐装饮料上市了,不久又开始流行兑乌龙茶的威士忌酒或烧酒,这样乌龙茶饮料逐渐受日本人欢迎了。
那么日本人平常喝的日本茶饮料怎么开发得比较晚呢?日本人一直认为,茶是在家里用茶器冲泡茶叶来喝的,因此观念上或味道上人们难以接受喝罐装茶饮料,并且他们觉得拿出钱来买这种饮料是很浪费的。但是,人们面对乌龙茶罐装饮料的到来,原有的看法被打破,觉得“喝罐装茶饮料也不赖啊”。我认为这是乌龙茶所做出的贡献。
当时,大部分人没能喝到用茶叶现场冲泡的乌龙茶,并不知道其中味道。然而,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当时日本国民都在热烈欢迎的气氛中,想要吸收中国的东西,其中一个就是乌龙茶。但是,日本人难以得到乌龙茶的原叶,并且不知如何冲泡才好。在这种情况下,罐装乌龙茶饮料正好上市了。人们一拿钱就容易得到这饮料,可以尝到中国茶的味道。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罐装茶饮料既方便、味道也还可以。
无论中国茶还是日本茶,本来都是用茶叶冲泡喝的。但用茶叶冲泡时需要专门茶器,比较麻烦,而且喝完后的清理也令人感到繁琐。正好,乌龙茶饮料的发明让他们认识了罐装饮料的方便性等好处。由此之后,人们渐渐接受罐装茶饮料了。
随后日本茶饮料也开始开发,并于1985年开始销售。据说,开发日本茶饮料非常困难,因为日本茶汤加热杀菌后就会变成褐色,导致外观不漂亮,而且加热杀菌中常发生令人感到不快的味儿。他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这种问题。上市之后,日本茶饮料并不畅销,因为人们还是不习惯于日本茶罐装饮料独特的味道。
后来随着追求健康的热潮,人们逐渐认识到日本茶中的种种化学成分对身体有好处,就开始感兴趣了。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在家里不怎么冲泡茶,一喝用钱就很容易买到的罐装饮料,他们开始习惯于这种方便省事的饮用方式,再加上1993年混合茶也陆续上市了,它们不仅有茶水还有薏米等对身体健康的原料一起混合的茶。这时罐装饮料是以塑料瓶为主,若喝不完一盖儿,也不必担心漏茶水,而且携带也方便。就这样,罐装茶饮料,尤其是塑料瓶饮料在日本普及起来了。
随着罐装茶饮料的普及,茶叶的流通量有什么变化呢?茶饮料界里有称为“饮料化比率”的概念,描述茶消费量中罐装饮料占的比率,分析这个饮料化比率,我们就知道人们喝的茶是用茶叶冲泡的还是买罐装饮料的,还有茶叶的消费量的增减。据统计,乌龙茶饮料化比率的推移如下:1999年50.2%,2000年49.5%,2001年55.2%,2002年56.8%,之后大概保持在50%左右。另一方面,2003年,红茶30%,绿茶14.9%。
从以上数字来看,乌龙茶饮料化比率相当高。这意味着人们喝乌龙茶时一半是喝罐装饮料。反过来说,用茶叶冲泡喝的机会比其他的茶少得多。这也许是目前在日本人之间还没普及中国茶茶叶吧!还可以说,乌龙茶在日本人中还没达到人人都喜欢的程度。
有人指出他们喝乌龙茶罐装饮料主要的理由是解渴。有趣的事实是,2003年七八月,受冷夏的影响,乌龙茶罐装饮料的销售量减少了,而绿茶、红茶饮料却没怎么减少。这意味着,在茶饮料中许多人优先选择自己喝惯的日本茶或红茶,最后选择乌龙茶,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好像主要为了解渴而喝乌龙茶。
因此,饮料公司也想出办法开发多种中国茶饮料。例如,2002年,中国绿茶罐装饮料上市了。然而,这些饮料不久几乎不见了,是不是不太适合日本人的口味呢?2007年,大红袍罐装饮料出现;2008年,老丛水仙与武夷肉桂的饮料竟然也出现了。这些大红袍以其高档性成了话题,其价格真的令人吓一跳。同年还销售了白茶、荔枝乌龙、香槟乌龙等个性强的茶饮料。
另外,鉴于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对身体有益处(主要是减肥)的口号之下,高含量乌龙茶茶多酚饮料也上市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茉莉花茶、铁观音等各种茶也出现了。看来,现在市场上多种多样的罐装茶饮料真是丰富多了。
我今年回日本时,通过逛超市观察到那里销售的罐装茶饮料中一半为日本茶饮料,其次是红茶或混合茶,包括乌龙茶在内的中国茶占到了少数地位。在便利店里,这种状况却不太一样。有些便利店里也销售在超市里没看到的饮料,种类比超市丰富多彩。这是因为,超市顾客的对象主要是以家庭主妇为主的各年龄段家庭阶层。他们喝茶,很多人一般用茶叶冲泡喝,偶尔买罐装茶饮料喝。他们的饮料化比率可能低一些。
与此相反,方便店顾客的对象主要是年轻人或单身上班族。他们生活节奏快,图方便省事,他们的饮料化比率好像比较高。方便店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店里饮料的种类也要准备得比较齐全。
有些人担心在市场上增加了罐装茶饮料,导致茶叶消费量的减少。但是也有另外的看法,罐装茶饮料越增加,需要的茶原料也越增加。另外从来不怎么喝茶的人开始喝罐装茶饮料之后,也许会逐渐对茶本身开始感兴趣。若是这样喜欢茶的人多起来,对从事茶业的人士而言,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总之,罐装茶饮料是日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三、去日本可以带茶叶入境吗
日本并没有限制茶叶进入,如果只是带少量的自己饮用的茶叶,不用填写海关申报,而且塑封真空包装的话应该更没有问题。
以下为日本限制携带入境的物品,可供参考:
2.牛、猪、羊等家禽类的肉(包括牛肉干)、内脏及肉食加工品(火腿、热狗、培根、烘干之物等);
4.象牙、象牙制品及一部份的动物标本、毛皮、皮革制品等、华盛顿条约里被指定保护动物的制品、加工品;
5.其它/没有被指定的动植物,是必须要在日本检疫柜台接受检疫。部份汉药也有被指定禁止携带入境品。;
6.化妆品及医药品可携带入境但数量有限制(化妆品一种24个以内)。
一、除海关免于监管的人员以及随同成人旅行的16周岁以下旅客以外,进出境旅客携带有应向海关申报物品的,须填写《申报单》,向海关书面申报,并选择“申报通道”(又称“红色通道”)通关。
(一)进境旅客携带有下列物品的,应在《申报单》相应栏目内如实填报,将有关物品交海关验核,办理有关手续:
1、动、植物及其产品,微生物、生物制品、人体组织、血液制品;
2、居民旅客在境外获取的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元(含5000元,下同)的自用物品;
3、非居民旅客拟留在中国境内的总值超过2000元的物品;
4、酒精饮料超过1500毫升(酒精含量12度以上),或香烟超过400支,或雪茄超过100支,或烟丝超过500克;
5、人民币现钞超过20000元,或外币现钞折合超过5000美元;
6、分离运输行李,货物、货样、广告品;
(二)出境旅客携带有下列物品的,应在《申报单相应栏目内如实填报,并将有关物品交海关验核,办理有关手续:
1、文物、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生物物种资源、金银等贵重金属;
2、居民旅客需复带进境的单价超过5000元的照相机、摄像机、手提电脑等旅行自用物品;
3、人民币现钞超过20000元,或外币现钞折合超过5000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