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的起源是什么茶叶(抹茶起源于哪个国家)

日期:2024-04-11 00:27:34 作者:

抹茶的起源是什么茶叶(抹茶起源于哪个国家)

一、日本的抹茶来自中国吗

1、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茶文化发源地,茶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日本的茶文化也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日本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煎茶,二是抹茶。

2、抹茶是什么茶?抹茶是指挑选细嫩的茶叶原料,经过蒸青、冷却、脱水、复合干燥、粉碎等多道工序制作成的超微粉末,与市面上销售的绿茶粉和绿碎茶有天壤之别。

3、抹茶起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在宋朝时达至鼎盛。在南宋时,经圣一禅师、大应禅师传入日本。抹茶茶道现在已然成为日本的国粹,被奉为国宾之礼,被誉为日本之最。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性修为融合到一起,将饮茶的境界上升为道的境界,成为独具特色的日本抹茶茶道。清朝的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

4、这里的抹茶冲饮之法就是唐宋年间的中国抹茶饮用法——点茶。日本茶道以抹茶为主后,日本茶道名家千利休把抹茶的中心思想定位为“和、敬、清、寂”。

5、“和”指温和之心,在茶道中则指人们之间的和睦;“敬”指相互要有礼节,尊敬、谦恭地与对方交往;“清”指清洁、整齐。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尊敬,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喝茶时的环境气氛,要以清雅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心灵上的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清、寂的茶之熏陶。日本的茶道是以中国茶道为基础慢慢成长起来的,并且深受古代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融合儒、道、佛三家的精神,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并同时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是中国人饮茶的基本精神,这也成为日本茶人的行动指南。可以说,日本的茶道精神与中国的茶道精神一直有着深刻的联系。

二、抹茶的历史

1、抹茶(英文 Matcha,日文抹茶(まっちゃ))的英文单词源于“抹茶”的日语发音。什么是抹茶?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状的覆盖蒸青绿茶。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茶经记载:“……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抹茶的饮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法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抹茶饮用法――点茶奈良时代(710~790年)|(中国隋朝)

2、748年,日本的名僧行基把中国的茶树带入日本,从此日本开始了茶的栽培。

3、平安时代(794~1186年)|(中国隋唐朝)

4、805年,传教大师最澄也弘从中国带回茶种,栽种在近江阪本的日吉神社(现在的滋贺县)。当天皇游幸日吉神社时,接受了僧人永忠的献茶。

5、镰仓时代(1186年-1333年)|(中国宋朝)

6、荣西禅师(1141-1215)不但带回了中国的茶树种,同时将中国的碾茶制造法以及寺院的抹茶仪式――抹茶道传入日本。被尊为日本抹茶的开山鼻祖。

7、荣西禅师在著书《吃茶养生记》里详细介绍了茶的功效。他在序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寿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均贵重之,我朝日本曾酷爱矣,古今奇特之仙药也……。”荣西禅师将茶种赠送给高山寺的明惠上人,高山寺的明惠上人便在全国各地找寻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最后明惠上人看中了山清水秀的京都宇治。从那时候起,宇治成为日本的种茶的圣地。现存日本最古老的茶铺创业于平安时代末永历元年(1160年)。

8、室町时代(1393~1594年),宇治的茶农发明了覆盖培育法,在茶叶采摘前,对茶树进行覆盖遮阳,使得抹茶翠绿香甜,苦涩味大减,京都的宇治抹茶也成为天下第一茶。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535),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于久坐疲累,眼皮无法张开,因此撕下眼皮,丢弃在地上。而在丢弃眼皮的地方,竟然长出一株矮树,叶子酷似人的眼皮。达摩祖师的弟子们,摘下矮树上的绿叶,熬汤饮用,竟能驱除困倦,保持禅坐的清醒。这即是禅茶的来源。

9、这当然是一则美丽的传说,然而茶道确实和禅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是千真万确的,有关这点,程光裕《茶与唐宋思想界与政治社会关系》、方豪《宋代僧侣对栽茶之贡献》、吴智和《和尚烘出名的松萝茶》、中村乔《泡茶法的兴盛与宜兴茗壶》,以及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中国茶文化》,朱自振、沉汉《中国茶酒文化史》等书的某些章节,乃至荷斯特·汉弥恪(Horst Hammitzsch)《茶艺中的禅》一书,都有相当详尽的说明。

10、中国的茶道,也许应该从宋朝禅僧长芦宗颐所撰写的《禅苑清规》开始,在题为《赴茶汤》的清规中,详述了受邀喝茶的禅僧所应遵循的礼仪:

11、院门特为茶汤,礼数殷重,受请之人,不宜慢易。既受请已,须知先赴某处,次赴某处,后赴某处。闻鼓版声,及时先到,明记坐位照牌,免致仓皇错乱。如赴堂头茶汤,大众集,侍者问讯请入,随首座依位而立。住持人揖,乃收袈裟,安祥就座。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袈裟覆膝,坐具垂面前,俨然叉手朝揖主人。常以偏衫覆衣袖。及不得露腕。热即叉手在外。寒即叉手在内。仍以右大指压左衫袖。左第二指压右衫袖。侍者问询烧香。所以代住持人法事,常宜恭谨待之。安祥取盏,两手当胸执之。不得放手近下。亦不得太高。若上下相看一样齐等则为大妙。当须特为之人专看。主人顾揖然后揖上下间。

12、吃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作声。取放盏床,不得敲磕。如先放盏者,盘后安之,以次挨排,不得错乱。右手请茶鹚擎之,候行遍相揖罢方吃。不得张口掷入,亦不得咬令作声。茶罢离位,安详下足。问讯讫。随大众出。特为之人须当略进前一两歩问讯主人。以表谢茶之礼。禅门茶道重视的是内在的禅修,亦即“心”的追寻,而非茶叶优劣或水质的好坏,乃至茶壶,风炉的品质上下等等外表的东西。[唐]玄觉(665~713)《永嘉证道歌》,曾说:“行亦是禅,坐亦是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刃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闻闻。”吃茶只是禅门行、坐、语默、动、静当中,众多“借假修真”的媒介之一而已。这是中国宋朝禅门茶道的特色。中国抹茶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却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

三、抹茶是怎么来的呢起源于中国哪个朝代呢

1、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抹茶的原料叫做碾茶,是蒸青绿茶的一种。一般的绿茶茶树在生长时期全程接触光照,而碾茶的特色在于采摘前至少20天90%遮光栽培和采摘后的蒸汽去叶绿素。这样处理后的茶叶颜色绿,苦味轻,还略带青草气,其中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色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较低。更重要的是,抹茶超微工艺能促使营养吸收。因此,有颜值偏偏还要靠实力,说的就是抹茶。

2、说起抹茶,当今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日本茶道使用的抹茶。但实际上抹茶发源于我国。抹茶起源于隋朝,唐宋达到顶点。在我国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不同的是“古代抹茶”和“现代抹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内涵。古代抹茶是用春茶的嫩叶蒸汽杀青糕饼茶烘焙干燥天然磨石粉末研磨而成的。唐朝年间,人们发明了换车,发展成宋朝的茶宴,人气点茶,明朝以后,开始喝茶的人气,中国茶道宣布了下一个损失。现代马车以贵车五票马车为例。遮阴,新鲜茶叶热敷干燥超微分锁贵茶五票末茶。

3、隋唐的人们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就曾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诗句中描写并歌唱了抹茶泡沫的形状和色彩。这生动地说明抹茶的涂抹是粉末,碗里的是茶不是汤,是凝面。抹茶是吃的,不是喝的。

4、宋元时饮茶方法由唐时的煮茶进入到宋时的点茶。点茶时,要将饼茶磨成粉末,然后过罗(筛)取其粉,再入茶盏调成膏,最后就是“点茶”,使盏中泛起“汤花”。由上可见,宋代碾茶用的是茶磨,要求茶叶呈“粉状”,这与现今人们所说的抹茶是相一致的。

5、到了明代,中国人发明了炒青制茶法,这是中国制茶史的一大飞跃。炒青比蒸青更香,因此茶的喝法也发生巨大改变,炒青绿茶用热水冲泡,不用吃掉茶叶就能享受绿茶。明初,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凤团茶,各地一律进贡散茶:“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一照各处,采芽以进”。明代饮茶风气随之改变,士人们也认为相比繁琐的点茶法,泡茶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再加上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宋文化的成果几乎全部被毁。

6、宋朝的中日交流显然比唐代更多,荣西禅师从宋朝带回去的,自然是宋朝对茶叶的利用方法,也就是点茶法。在此基础上,后经过武野绍鸥、村田珠光、千里休等文化大师的不断发展,日本茶道终于成形,对于茶叶的利用方式,基本还是宋朝时期的点茶法。从此,抹茶在日本大行其道,并且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仪式。再加上日本对抹茶的极致研究,早已将抹茶变成了他们的国粹。虽然日本在后来也发明了他们的冲泡饮茶方式,就是现在的“煎茶道”,但是抹茶(matcha)已经深入人心。

7、日本人把抹茶发扬得淋漓尽致,形成了日本茶道。在日本,可以看到京都、大阪等大地铁站有挂着布帘的安静茶室,每个旅游景点都有茶室,街道、地铁站自动售货机也有很多清茶饮料。通往邮袋的火车也是新鲜的绿色,日本抹茶业已经规模很大。

声明: 本文由浩茶网内容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