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大叶种晒青毛茶是什么茶(大叶种晒青毛茶档次)

日期:2024-04-12 07:21:48 作者:

易武大叶种晒青毛茶是什么茶(大叶种晒青毛茶档次)

一、普洱茶属于什么茶

1、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2、普洱茶,属条形黑茶之一,我国历史名茶。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因历史上滇南、滇西南所产茶叶均集散于普洱县,故以普洱命名。普洱茶产销自唐代巳经开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明代时普洱茶生产、消费己很普遍。清代中叶达到了鼎盛时期。清末,普洱茶生产又逐渐衰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发展,现为云南省主要茶类之一。

3、普洱茶随泡随饮,不宜茶水浸泡过久再饮,忌饮隔夜普洱茶。隔夜茶中茶多酚的浸出量会较多,不管茶汤的新鲜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还是卫生角度来看,都不宜饮用。饮普洱茶分体质。饮用普洱茶后会出现有点胀气、嗳气,还有便秘的迹象,属于体质不适宜喝普洱类型。忌饭前后大量饮普洱茶。

4、普洱茶为黑茶类之代表。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茶,叫普洱散茶。

5、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心形的“普洱紧茶”。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6、参考资料:云南普洱茶--地方--人民网

二、如何判断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

1、自普洱茶中出现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后,很多茶友纷纷想要弄懂这二者的区别于联系,以及如何判断出一款茶品是属于大叶种还是属于中小叶种。于是有茶友将茶品冲泡后的叶底图片发至说茶网公号上,想让我们帮忙判断是大叶种还是中小叶种。基于众多茶友的意见,特以本文梳理出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判断方法以及其历史追溯。

2、云南大叶种是云南省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包括勐海大叶种、临沧大叶种、凤庆大叶种等。其原产地位于云南西南部和澜沧江流域,后随着人类迁移活动的增加,原产地不断扩大。

3、中叶种居于大叶种和小叶种之间,故其和小叶种并称中小叶种。

4、关于中小叶种的来源存在较大争议。因为中小叶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来树种。即从四川一带,经当地茶农人工培育的中小叶种茶树,随文明的大融合途经无量山一带,一路向南传入云南。另外一种是云南的大叶种茶树因为受到不同的气候、水源、海拔等的影响,叶型大小、内含物质逐渐发生改变后形成的中小叶种。外来的中小叶种主要发现于无量山的分支二无量山系,其位于把边江与威远河之间,向南延伸直至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整个二无量山系的茶树品种较杂,但中小叶种的茶树数量较多。这一山系中有名的山头有困鹿山、勐先板山、勐腊的易武等。典型的易武茶区倚邦茶山有大面积的中小叶种茶树,其鲜叶外形如柳叶般细长,叶间距较短,芽头较小。

5、接下来将重点阐述,如何判断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需要说明的是仅凭叶底是无法完全判断出来的,还需要根据茶品冲泡时的滋味、耐泡度等方面综合判断。

6、首先是外形的判别,包括鲜叶外形和晒青毛茶的外形。

7、仅根据鲜叶的面积来划分:普洱茶大叶种,鲜叶时叶面积在28到50平方厘米;普洱茶中小叶种,鲜叶面积在小于14平方厘米;鲜叶面积大于14平方厘米小于28平方厘米的为中叶种。

8、普洱茶大叶种外形椭圆,叶片的尾端较大,叶片中的脉络较清晰,主脉突出,分脉密集且清晰,叶边的锯齿状距离较大且明显,叶片背面有茸毛覆盖。

9、普洱茶中小叶种外来迁移种,鲜叶外形如柳叶般细长,叶片的尾端细长,叶片较薄,叶边的锯齿状距离近呈现密集状,叶片背面茸毛较稀少;大叶种经变种后的普洱茶中小叶种,鲜叶外形呈椭圆,叶片中叶脉清晰,只是叶脉的间距较大叶种小,叶边的锯齿状距离适中,叶片背面有茸毛覆盖。

10、普洱茶大叶种晒青毛茶和中小叶种晒青毛茶的外形,因茶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会出现颜色深浅不一、条索肥硕不一、茶毫显与隐等区别。但通常来说,大叶种晒青毛茶的条索壮硕匀长、茶芽较大、茶毫凸显。

11、其次是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内含物质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茶汤滋味的不同和茶品耐泡程度的不同。

12、大叶种普洱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等物质;中小叶种普洱茶富含叶黄素、氨基酸、香叶醇等物质。不同物质含量的高低决定着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在口感滋味上存在区别,普洱茶大叶种的滋味较浓烈,回甘生津持久,香气沉稳属清幽型。

13、同时因普洱茶大叶种水浸出物质含量高于中小叶种,而且海绵细胞组织较小,使得其耐泡度高于海绵组织细胞较大的普洱茶中小叶种。

14、结合上文,主要从观察鲜叶、干茶外形,品尝茶汤滋味以及茶品的耐泡度三方面,判断出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明显区别。观外形是基础,而茶汤滋味和耐泡度是需要建立在恰当的冲泡方法上,方能很好的判断出大叶种和中小叶种。

15、作者|大鱼,本文系说茶网独家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三、我国现在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

我国现在最好的茶叶是龙井茶、碧螺春、毛尖茶、银针茶、瓜片茶,下面是具体介绍。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看茶叶的外形。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工艺相关,这都反映在茶叶的外形上。具体看嫩度、条索、色泽和整碎。嫩度这是决定品质的慕本因素。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则嫩度好,做工也好。

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而挺直(扁形茶除外),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声明: 本文由浩茶网内容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