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市场现状如何开拓和发展(茶叶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

日期:2024-03-29 14:48:57 作者:

中国茶叶市场现状如何开拓和发展(茶叶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云南茶叶市场发展状况

——2022年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产值效益初显【组图】

中国茶产业公司:中国茶叶、大益茶业、八马茶业、君山茶业等

本文核心数据: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类型、单价、产值等数据

健康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稳步上升

云南省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产业发展。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年云茶产业各项指标仍稳中向好,呈现健康发展态势。2021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740万亩,比上年增2.8%。

产量方面同样稳步增长,2021年总产量49万吨,比2020年增2.4万吨,同比增长约5.3%。

其中,全省成品茶产量37.4万吨,较2020年增5.3%。茶类品种齐全,以普洱茶、红茶、绿茶为主。2021年全省普洱茶产量16.1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红茶产量7.2万吨,呈减少趋势,比2020年减少1.6万吨,减少18%;绿茶产量14.1万吨,比去年增4万吨,增4%;其他茶类约8000多吨。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云南省毛茶价格稍有提升,比上年每公斤增2.9元,平均单价每千克42.3元;成品茶价格平稳上扬,平均单价122.8元/千克,较上年每千克增18.6元,同比增17.9%。随着单价的提升,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也有所增长,2021年达到4708元,较2020年增加658元,产业效益增长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初现。

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同样体现茶产业的效益,2021年云南省茶加工产值达到7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92%,当年度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4:1。由此可见云南茶产业的农业元素正在逐渐减弱,桎梏传统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正在逐渐得以解决。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08中国茶叶国内市场发展报告

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茶叶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0.4%。2001年调查显示,在全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沈阳、哈尔滨、南京、武汉、西安)中,广州人最富。2001年,广州人均GDP达到4586美元(北京3000美元、上海4500美元)。广州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6元,实际增长7%。2001年,人均消费1660克。北方茶馆数量以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全国大型批发市场有20多家,各类大型展示交易活动每年也有20多次。香港、台湾的人均消费都在1200克。我国茶叶消费增长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只要引导好消费,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增加适销对路的品种,茶叶消费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增长。

1998年,市场总额为6亿元,保健茶占30%。1991年北京市茶叶总公司销7000T茶叶,包装茶占71%,(且每年增加10%,四年前包装茶占30%),年销售额1.6亿元,利税560万元。京华牌茶叶远销华北、东北、西北、四川等20多个省区,这是小包装的功劳。以前只节假日畅销,现常年畅销。

1993年,有茶叶经营单位170多家,市供销社茶叶公司、北京市茶叶总公司、街道三产业、知青联社、劳动服务公司、中小学校办企业、百货商店、食品店都经营茶叶。普通百姓原来买4-5元/市斤的茶,现在是30元/市斤的为主。茶叶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么样才能保证茶香不跑味?绿茶增长6-8%。

2002年,有7000多家茶商和厂店,年销茶叶1.2万吨,人均1公斤。

主销茶价1980年为8元/500克,1985年为15.5元,现为30-100元,且销路看好。1999年春节10天时间,张一元前门老茶店销高档礼盒1万多盒,增长3倍。2002年春节期间,人们开始时尚送茶,原因有三:一是人们认为茶叶包装精美,拿得出手;二是认为茶叶品味高,有文化内涵,不俗气;三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茶叶的保健作用。集团消费的也多,几十斤到几百斤的多。

绿茶销量扶摇直上。2001年,北京市场仍以花茶为主,但绿茶慢慢崛起,其原因:一是花茶不及绿茶风味多样;二是利润率绿茶高于花茶;三是原来花茶流行是因为北方水质不佳、住房小,香气易留室内,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桶装矿泉水为绿茶的风行提供了必要条件。2002年,销量增长在20%以上。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成倍增长。

长安商场1992年6月销2600KG,比上年增加1.4倍。1971-1985年,每增加1万人,消费增长21.9T,为山东省的10倍(0.9524T)。1986年饮茶者每户2.28人,26-45岁37.4%,45岁以上46.7%;每月消费250克以上者中,26-45岁40.1%,45以上50%。1971-1979年,增长9%,1981-1985年增长5.1%。人均1986年500克,1998年600克。1999年夏,茶庄生意火了,市民越天热越喝茶,视“喝茶”、“品茶”为高雅的精神享受。张一元茶庄,6-7月销售额1145.2万元,同比增长46.5%。吴裕泰18家连锁店销54795公斤。张一元前门店1999年春节时,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初三,10天销售额520万元,比上年增长40%。5)洋茶进宾馆、饭店。

袋泡茶符合“方便、保健、风味”的消费心理,1992年立顿红茶每盒40-50元。以汤色明亮、滋味醇厚而赢得无数消费者青睐。

1983年当年增加18个,兼营点1300个。2002年有7000多家茶店。

1998年,有32位各大企业的评茶员、茶艺师获培训资格证,掌握了鉴别茶叶、冲泡茶叶的方法。1999年国庆前后,165家茶馆推出14个月联合优惠卡,售价仅66元,并打出“国庆送什么,茶馆联合优惠卡”、“茶艺馆—淑女绅士的摇篮”等口号。

老字号的茶庄有8家,西四隆泰、新街口宏兴、西外益新、白塔寺福聚来、地安门吴肇祥、西单元长厚、张一元、吴裕泰。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茶基地,质量好,33家商场35种茶合格率达74.8%。他们都设分店,连锁经营。部分走向联合,如吴启元、庆林春、森泰等。张一元茶店,1999年4月,绿茶节6天销600多万元,大栅栏门店一天有56万元零售额。

2002年1-3月,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的茶楼有300多家。而2001年底总共才300家。如今的茶楼,集时尚、娱乐、休闲为一体,在黄金地段,装修豪华,各具特色,最大的3000平方米。形成了三里河茶楼一条街。在北京,寸土寸金,房租很高,降价消费根本不现实;同时,北京人不象南方人爱喝茶,客流量小,“薄利多销”也不行。但是,建成综合楼,以广州、杭州的消费模式综合起来发展,价格自然会降低。

10)2003年春节茶市的三个特点。

一是老字号借茶礼品拉起大市场。如吴裕泰的茶礼品分古代典故、琴棋书画和贺岁三大系列,价格在160-860元之间,从吴裕泰茶文化节开幕10天销售茶礼品15000套。二是绿茶、乌龙茶成节前新宠。比去年增长15%,200-300元一斤的龙井茶销售最好。三是选购茶叶开始重口感。过去北京人选购茶叶对外观的要求高于对口感的要求,但是今年明显感觉到消费者对“香味”的要求重于对外形的要求。

三、中国现在茶叶市场的前景与问题

中国的茶叶市场,主要分为国内和出口2块吧。

问题回答详细太难,给个极简版的吧:

国内部分,1.茶叶消费量增长很快。铁观音(乌龙类)市场份额点7成左右,普洱1成半,其它茶叶占剩下的一成半。2.茶商众多,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集中度低,乱象丛生;3.茶叶品种多,种类丰富,宣传侧重点各不同;4.茶叶做为价格较高的经济作物,产茶的地方政府较为重视。每年茶展众多,不过多数效果都不怎么样。

出口部分:1.绿茶占绝对比例,9成左右;2.其它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尤其以快速消费包装的包装茶增长最快;3.即使如此,中国出口茶叶,仍以散装,原材料供给为主。

如果楼主需要更详细的数据的话,那得自己列个详细的提纲了。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实在太大太宽。

声明: 本文由浩茶网内容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