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茶叶主要品牌如下:
1、清风玉露:清风玉露是湄潭县龙塘镇清晖茶业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绿茶。这款茶叶选用优质的细嫩毛尖,采摘自湄潭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无污染山区,经过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茶汤清澈、味道鲜爽。
2、醉美湄潭:醉美湄潭是湄潭县春马茶业有限公司推出的系列茶叶产品,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这款茶叶以湄潭县境内特有的紫罗兰鲜花香为主要特点,口感甘醇、滋味浓郁。
3、奇芳毛尖:奇芳毛尖是湄潭县贵香源茶业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档绿茶。
4、文君乌龙:文君乌龙是湄潭县文君绿茶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乌龙茶。这款茶叶选用湄潭县茶山区内的老乌龙树叶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果香、似花香,口感鲜爽。
调研目的:了解湄潭翠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情况,为茶叶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调研内容:
1.市场概况调研
-茶叶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湄潭翠芽茶叶市场的特点和竞争格局
-潜在消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变化
2.消费者调研
-消费者对翠芽茶叶的认知程度、偏好和购买习惯
-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认可度和购买意向
-消费者对价格、包装、品质等因素的重视程度
3.竞争对手调研
-湄潭地区茶叶生产企业的数量、品牌和市场份额
-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策略和营销手段
-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4.渠道调研
-主要销售渠道的种类、渠道商数量和地理分布
-渠道商对翠芽茶叶的市场反馈和需求
-渠道商对现有品牌合作情况和未来合作意愿
5.政策环境调研
-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支持政策和扶持力度
-税收政策对茶叶企业的影响
-相关法规对茶叶市场的规范和限制
调研方法:
1.数据收集:调研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获取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信息。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消费者、渠道商和茶叶企业进行调查,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需求。
3.访谈调研:与茶叶企业、消费者和渠道商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看法和经验。
4.实地调研:走访茶叶生产基地、市场和茶叶店,观察茶叶品牌的陈列、销售情况,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
5.网络调研: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参与讨论、分析社交媒体数据等方式,获取市场信息和消费者观点。
调研时间安排:
根据调研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安排时间开展调研工作。
调研结果分析与报告:
对收集到的数据、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为茶叶企业制定决策和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坚持龙头企业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湄潭县委湄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组建茶产业投资担保公司,建立信誉担保机制,扶持龙头企业扩股吸纳社会资金做大做强,鼓励小加工厂联合建立股份制企业实施技改升级,招商引资新建大中型涉茶企业。建厂或技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中型龙头企业以上标准的,仍享受下列优惠政策:一是建厂或技改贷款,贴息3年;二是企业投产后按其当期实现的县级地方税收等额连续奖励3年;三是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享受试点县的优惠政策;四是优先安排产业化项目和技改项目,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获得成功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10万元、1万元;五是建厂或技改项目涉及的县级规费一律缓交。今年,完成盛兴公司名优茶加工厂、老村长集团核桃坝加工厂、栗香公司清江加工厂、天泰公司一期工程、陆圣康源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兰馨公司二期工程、南方嘉木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招商引资建设茶叶专用肥厂。
2、健全市场拓展鼓励政策。坚持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QS、ISO、HACCP认证的分别一次性奖励企业2万元。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对“湄潭翠芽”参加“中茶杯”、“中绿杯”和国际名茶评比活动获得最高奖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年纳税达到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00万元,获得权威机构认定的中国名茶一次性奖励企业50万元。巩固和扩大县外营销分会,帮助企业建立营销网络,搭建供销诚信平台,开设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或澳门)以销售“湄潭翠芽”为主的“遵义湄潭名特优农产品”旗舰店,对符合方案要求并验收合格的,每个补助10万元;对在地级以上城市专业市场或闹市区域开设统一标识的“湄湄翠芽”专卖店,经营一年以上的每个补助2万元。鼓励企业开展湄潭茶推介活动,凡在省级以上电视台广告“湄潭翠芽”三个月以上的,一次性奖励企业3万元;在地级以上城市广场组织推介以“湄潭翠芽”为主题的品牌周活动,每次奖励2万元。整合资金,开辟高速公路广告线,对企业参与广告线建设的,按投资金额贴息1年;集中组织开展广西横县、安徽峨桥专业市场推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贵阳万人品茗”和“遵义国际茶博会”等。县茶业协会要会同县茶桑局、县茶乡艺术团、县旅游局等部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让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湄潭“好山、好水、自然好茶”的知名度,扩大湄潭茶的消费群体,拓展湄潭茶的市场空间。
3、完善基地建设补贴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茶叶项目,对标准化建设茶园基地的免费提供茶苗;对按规划改造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的免费提供桂花;对中标建设良种茶树苗圃的,每亩补贴1000元。同时,整合支农资金建设茶区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实行有机茶园认证补贴、茶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县委、县政府将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立“书记挂帅、县长主抓、整合资金、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切实达到“四两拔千斤”的目的。今年是全县性安排新建茶园的最后一年(各镇乡指导计划见附表),各地要广泛宣传政策,切实抓住机遇,夯实产业基础。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新建茶园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规划发动。时间:2009年6月30日前。主要工作:(1)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班子、落实工作经费和所需物资;(2)深入村、组和农户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3)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和行动,安排部署第二阶段的工作。第二阶段:生产准备。时间: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主要工作:(1)召开新建茶区群众会,宣传政策,分析茶叶生产的比较效益;(2)分村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3)合作社与会员签订协议,确定新发展茶园的面积和所需茶苗株数;(4)分户核实面积和茶苗数量、品种(5)采购茶苗、签订茶苗供应协议;(6)培训茶农,掌握茶叶栽培技术;(7)召开土地整治和底肥施用现场会;(8)指导茶农整治土地、施足底肥;(9)验收土地整治及底肥施用情况。第三阶段:规范移栽。时间: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1月底。主要工作:(1)办点示范,召开规范移栽现场会;(2)约定时间调运茶苗,指导移栽;(3)调度移栽进度;(4)培训茶园管理技术。第四阶段:迎检验收。时间: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底。主要工作:(1)补栽损失茶苗;(2)完善相关资料;(3)镇(乡)自查验收;(4)县级组织验收;(5)迎接国家、省、市验收。各镇(乡)要制定工作方案,分段安排调度,目标责任到人,确保完成新茶园建设任务。